農村老年人往往是交通事故受害的“高危人群”,可他們“不會上網(wǎng),不玩微信,看不懂報”,讓一般的交通安全宣傳觸角無法觸及。針對這一現(xiàn)狀,為切實提高農村老年人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,預防和減少老年人交通事故的發(fā)生,6月15日上午,延邊州公安局交警支隊、延吉市公安局交警大隊走進依蘭鎮(zhèn)利民村開展“美麗鄉(xiāng)村行”交通安全宣傳活動。
活動中,民警通報了近期農村典型事故案例,以案說法,用通俗易懂的語言,講解酒駕、醉駕、無牌無證、超員超載、農用車違法載人、騎乘摩托車不戴安全頭盔、駕乘機動車不系安全帶等交通違法行為與交通事故的關系,交通事故給家庭、社會帶來的危害及后果。
交警在農村人流、車流密集的場所設置固定咨詢點,向過往群眾發(fā)放交通安全宣傳資料、講解道路交通法律法規(guī)和日常出行常識,讓廣大群眾充分認識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。
同時,交警利用農村“大喇叭”講解農村事故案例,提醒廣大群眾“珍愛生命,安全出行”,提升自我保護能力和文明出行意識,引導群眾自覺抵制各類交通違法陋習。
交警還為每一位參加活動的老年人發(fā)放了反光臂帶。一位抗美援朝老戰(zhàn)士表示,"這個非常實用,可以幫助老人在夜間出行被看見,大大提升了安全感。"
(延邊州公安局交警支隊 供稿)